谷一家

键盘长菇期
希望能长出鸡枞菌

【资料考据向】安东尼奥•萨列里生平年表②

*萨列里20到24岁的故事,包含创作、死亡和他甜蜜的爱情www大概是青年时期前半(因为歌剧资料真的查的好累啊!!)

*因为自己搜了一些资料,虽说找到的资料对于各方面都有提及,但是没有比较好辨认的老师生平年表一类的?所以说自己整理一下试试。当然肯定会有所疏漏,在最后的总集里会一一改正的。

*年表比较长…所以可能会缓慢更新,后期存在fgo里的细节考据,所以占个fgo的tag抱歉www。

*资料来源比较广泛,所以在完结后会标出,存疑的地方会标记出来的

*萨老师的童年和少年走:【资料考据向】安东尼奥•萨列里生平年表①

————————————————————

1770年(20岁)    《识字的女人》让萨列里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份报酬,当然,这也标志这他学徒生涯的结束。在他正式工作前,每年约瑟夫二世都会赠与他360弗罗林作为礼物,不过萨列里不会自己收下,而是转交给加斯曼老师帮忙保管。获得了第一次的成功之后,萨列里抱着极大的热情,开始马不停蹄的继续进行歌剧方面的创作。

这一年里他也创作了两部协奏曲,一部是用双簧管和小提琴演奏的协奏曲,一部是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在《识字的女人》获得成功后,萨列里在1770年获得了创作额外两部歌剧的委托。第一部是一部田园歌剧——《纯真的爱》,有关发生在奥地利山区故事的轻喜剧。第二部则根据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一段插曲“堂吉诃德在卡马乔的婚礼上”改编而成。前者获得了成功,而后者不尽人意。在这些最初的作品中,萨列里除了沿袭中世纪滑稽喜歌剧的传统做派以外,还表现出了对混合实验歌剧和特定歌剧特色的喜爱。就比如《堂吉诃德》是传统滑稽喜歌剧和芭蕾舞剧的混合;而在《纯真的爱》中,为了对比和强调女主角与传统歌剧女高音的不同,萨列里甚至在轻喜剧中让该角演唱了一段花腔。

混合已有歌剧类型和题材,并以此达到对歌剧边界的突破,这是萨列里个人作品的一个鲜明特点。而且,从他对于歌剧原题材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文学和古典戏剧抱有着终身的喜爱。

Opera buffa:也就是上文提及的喜歌剧(opera buffa)——又称“谐歌剧”,和正歌剧相对力的歌剧种类。盛行于十八世纪。题材取自日常生活。音乐风格轻快幽默。

那个年代其他比较常见的类型还有,正歌剧(opera seria)——盛行于十七世纪的题材重大严肃、音乐风格崇高华丽,讲求歌唱技巧的歌剧。

歌唱芭蕾剧(opera-ballet)——十七、十八世纪盛行于法国的歌唱与舞蹈并重的体裁。(萨老师也创作过,就比如《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1547年9月29日出生,1616年4月23日在马德里逝世。他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1771年6月2日  萨列里很快就迎来了他第一个重大的成功——他的第四部歌剧《Armida》(可翻译为阿尔米达,改编自意大利诗人塔索的作品《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在该年六月二日上演,作为一部正歌剧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剧本由 Marco(马尔科)与 Coltellini(科尔泰利尼)所写,内容围绕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女巫阿尔米达与将军里奥纳多的魔幻爱情故事展开。《Armida》因为其巨大的成功而被翻译成德语而广泛演出,尤其是在德国北部各省。萨列里作为现代剧作家的名声通过这部歌剧获得了更加广泛的流传,为他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萨利埃里从这部歌剧开始积极吸取Gluckian(格鲁克式)歌剧创作手法,通过序曲导入故事情节的功能,同时注重管弦乐队的情感表达,而不只是歌唱者的陪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使萨列里在之后被很多声乐家视为格鲁克风格的继承者。(格鲁克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萨老师在周日沙龙上认识的人)遗憾的是,虽然他们是这么想的,但是萨列里在接下来的十五年里并没有创作很多歌剧,而且大部分作品都选择了更遵从当时社会潮流的安逸风格。

塔索(Torquato Tasso1544~1595):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运动晚期的代表。出身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大学时期学法律,但对古典文化和哲学十分热爱,跟人文主义者交往甚密。先受阿里奥斯托影响,用浪漫情调写骑士业绩的长诗。继又作为宫廷诗人写牧歌剧。代表作是叙事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1772年1月29日   《Armida》之后,萨列里事业上成功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与博凯里尼一起创作了一部仿卡洛·哥尔多尼风格的喜剧音乐《La fiera》(交易会),博凯里尼负责了其中的情节部分。这部喜剧的人物以三种语言演唱,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威尼斯的狂欢节集市和一对浪漫的情侣。除了包含庞大而冗长的合奏和合唱以外,它当然也包含舞台层面上的创新:它将独唱主角和合唱团包含在一系列的舞台舞蹈动作之中——而这成为了后来作曲家所模仿的一种舞台形式,其中最著名和成功的就是莫扎特在《唐·乔瓦尼》中的模范。在萨列里的一生中,这部作品至少被重排了三十多次,甚至在五十年后,维也纳仍然会有老人提到这部喜剧。

(吐槽一下,所以《莫扎特传》开头的情节不是很属实,当时萨老师还有好多歌剧在欧洲各国来回巡演呢,比如塔拉里)

博凯里尼:卢伊吉·博凯里尼小时候受乐曲四声部的启发,创造了室内乐的新风格,最后是是海顿同时代的优秀的大提琴家。他共写了91首弦乐四重奏,125首五重奏。

1772年(22岁)   萨列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又创作了两部歌剧,虽然它们并称不上特别的成功。《La secchia rapita》(偷来的桶),是一部喜歌剧,剧本由作曲家博凯里尼的兄弟创作,基于诗人亚利桑德罗·塔索尼的早期作品。剧情是莫德纳和博罗尼亚(两者都是地名)之间为了一个水桶引发的战争,奥林匹斯神平息了这场争斗,序曲的貌似庄严带着些许讽刺的意味。另一部《La locandiera》(矿山女主人)则是一部改编的流行喜剧,获得了成功,在剧院演出多达三十四场并且在欧洲各地也有演出。萨列里经历了创作初期会遇到的麻烦,也积累了经验收获了成功,开始将眼光放的更加长远。

《La Locandiera》在这部歌剧中,萨列里将更多重点放在歌词上,更加强调对话。尽管如此,歌剧仍然有很多优美的唱段。这部歌剧在宫廷剧院进行了三十四场演出,随后在欧洲各地都有出演。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部歌剧比起纯粹的喜剧价值,在学术研究上的价值可能会更强一些。

 《La locandiera》:这部歌剧在2007年有翻唱,然后有出碟,在豆瓣上能够听到全曲。

这里是地址

1773年(23岁):   这一年被认为是萨列里大部分的器乐作品开始进行创作的一年,Salieri的器乐作品虽然总是受到各种评论家和学者的批评,认为它们缺乏萨列里对舞台创作的灵感和创新。这些管弦乐作品大部分是华丽风格的,并且反应了古典乐后期的发展趋势和那时候这类作品的一些普遍缺点。这一年里萨列里创作了两部钢琴协奏曲(一个是C大调一个是B大调),一部C大调风琴协奏曲(中章缺失,也有人猜测那段是故意为之,以便乐手自由发挥)

萨列里在这一年中也有创作歌剧,但是存在争议。(关于《La Locandiera》具体是什么时间创作的,是跨年还是单独一年创作不同资料还有争议)

1773—1774年:   萨列里于1773年写下了作品《La calamitade' cuori》并且于1774年新年上演,然而当时的批评家并不喜欢里面悲惨的唱段并且指责这部作品“幼稚”,认为萨列里的音乐虽然有时能够为人们带来快乐,但还是太过严肃。

也就是在1773年后半,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带着17岁的莫扎特来到维也纳。虽然他在信中含糊其辞,但他很大可能是来查明莫扎特在维也纳宫廷中任职的可能性的。他们在维也纳开了几个小规模的私人音乐会,待了两个月,没有引发太大波澜就在九月重新离开了维也纳。

1774年(二十四岁):   萨列里真正的1774年不是始于新年,而是开始于加斯曼的死亡——在他最后一次从维也纳动身出发去拜访意大利的路途中,他遭遇了车祸,并且死于车祸的并发症。加斯曼的死对于维也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这不仅深深影响了萨列里,也影响到了约瑟夫二世。对于萨列里来说,他不仅仅是失去了养父,他失去了教导自己,鼓励自己去追寻自己内心所想的人。

加斯曼无私养育并教育萨列里的原因来自他过去的经历——他曾经离家出走,结果在意大利穷困潦倒流落街头。一位牧师将他带到教堂,让他在那里生活,教育他,并且最终将他送到博罗尼亚进行全面的音乐教育。

萨列里将加斯曼作为自己的榜样,在接下来的岁月中,他也将成长为一位优秀而无私的师长。为了回报加斯曼对自己的仁慈,他负责在经济和教育上照顾加斯曼的遗孀和女儿——而加斯曼的两名女儿,都在萨列里的教导下成为了著名的歌唱演员,而其中较为年轻的特蕾莎在这之后还成为了莫扎特的口译员并以此著名。

至于加斯曼为人,查尔斯·伯尼(英国历史学家,演奏家和音乐家)回忆:当时他在访问乔瑟夫二世和他的宫廷时会见了加斯曼,加斯曼待人和蔼。在加斯曼向他展示的手稿之中,查尔斯对他在室内音乐方面的研究和作品大肆称赞,虽然在管弦乐上仍保留个人意见。

随着加斯曼的过世,他在朝廷所担任的职务空了出来,也带来了政治上新一轮的洗牌。也许是出于私教,也许是出于个人能力,约瑟夫二世让萨列里继任了加斯曼的位置,年仅 24 岁的萨列里成为这个职位的继承人,他成为了维也纳的宫廷作曲家,国家歌剧院的指挥与乐队长(Kapellmeister)。这些职务不仅保证了萨列里接下来稳定的社会地位,它们所带来的工资更允许了萨列里能够独自生活,甚至有余力照顾加斯曼的家人。他最终选择定居在维也纳海登斯库街(Heidenschuß)第361号。

1775年(二十四岁)  这一年,萨列里遇见了他生命中的挚爱。

接下来的故事,是关于二十四岁的安东尼奥·萨列里是如何追求自己喜欢的姑娘的。

二月,萨列里被邀请去圣劳伦兹修道院为一位年轻的伯爵夫人上音乐课。授课的时间定在十一点到十二点。他去教书,就在那里恰巧遇见了他未来的妻子。

那是午餐时间,女孩们会成群结对的穿过音乐室去餐厅,那天那个女孩混在队伍之中,萨列里描述她是“.…身材苗条,比其他人稍高,穿着玫瑰色的塔夫绸走过….”

短短一眼,她就给萨列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于萨列里时不时就会在日常工作中想起那个女孩。他看着她在接下来的两天和其他女孩一起穿过音乐厅到餐厅去,但是在第三天,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女孩是一个人走过的,没有和其他人一起。随后一天她没有出现,之后两天也没有。

萨列里继续着自己的教学。在女孩消失的第三天他终于又看见她一人独自从走廊里穿过音乐厅,其他人都不在了。她停顿了一下,萨列里看见她,有些害羞的恭恭敬敬地向她鞠躬,好像在说“我想念你”似的。他认为自己在她的眼里瞥见了一种类似的感觉——在他讲课的这几天里,他不断观察着她穿过音乐教室,一直在问自己是否在心底中对她有某种感情存在,又或者…只是他在欺骗自己。

在那之后,在萨列里又看了那个女孩两个星期后,他终于找到了和她说话的机会。在重新见到她后的第二个星期日,他参加礼拜仪式迟到了,发现礼拜堂里已经坐满了人。他找了很久才发现了一个老妇人旁的椅子那还有空间。坐好不久后,那位妇女离开了,紧随其后坐下的是那个在修道院中让他思念不已的年轻女孩。

他紧张又有礼貌的向她鞠躬,她优雅的回礼。萨列里从教堂后出来就跟着她,直到看到她要去修道院。于是他走了捷径,装作在修道院门口又和她不期而遇。他用法语和他打招呼,她友好的回答。闲聊之后,萨列里知道了对方的名字叫做Therese von Helfersdorfer(特蕾莎·冯·海尔斐斯多夫),并得知前几天没见到她的原因是因为她早早地去餐厅里了。

当萨列里向她介绍自己的时候,对方已经知道伯爵夫人对他的评价甚高。特蕾莎告诉他,她的母亲去世了,她每个星期日都去家里看望她的父亲和两个兄弟,随后会在仆人的陪伴下礼拜后回修道院去。萨列里主动提出她可以陪着她在周日去修道院,因为他也要礼拜,她微笑着同意了。

第二天,萨列里正准备去修道院上课,这是一个信使告诉他伯爵夫人生病了,除非另行通知,否则他就没理由再到修道院去了。一想到要见不到他的特蕾莎,萨列里觉得自己像是被压扁了一样的崩溃。整整一星期,一星期,没有一个信差来说夫人已经康复了,他等了那一周的时间,用他的话来说:“.…..在炼狱的入口徘徊,”那个星期日特蕾莎参加了礼拜仪式,萨列里得知伯爵夫人已经康复,星期一就会继续上课。然后…

星期一,见到特蕾莎的那刻,萨列里鼓起了他身体中每一处勇气,向她宣布他爱着她,并问她是否愿意同他结婚。“...只是希望得到一些情感上的回应。”不过让萨列里吃惊和宽慰的是,她说她也有同样的感受。于是他握住她的手,幸福又快乐的吻着它们,然后请求她带他去见见她的父亲,以便他能向对方介绍自己和正式求婚。她让萨里列给她一星期的时间来准备,并补充说他父亲其实已经知道了作曲家萨列里的声誉,并且是他的一个仰慕者。

不幸的是灾难降临:特蕾莎的父亲在那一周去世了。并且在他去世前就任命了一名监护人,而这名监护人(Leopold Hofmann利奥波德·霍夫曼),想让特蕾莎嫁给他。这对年轻的情侣震惊不已,特蕾莎向萨列里诉说她的不幸,并表示萨列里才是她真正想要嫁给的男人。

于是,萨列里寻找了一名有名望的人带着他去到霍夫曼面前,正式申请他能与特蕾莎结婚。霍夫曼说,只要萨列里能够证明他是一个配得上特蕾莎的男人,他就会允许他们的结合。萨列里根据在宫廷的任命、音乐课程和相关稿费进行了收入计算,并回答说他每年能够挣700杜卡特。霍夫曼,恰巧是这对情侣第一次相见大教堂里的主管,他知道宫廷中的工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萨列里引用的资料里,只有100杜卡特才能和他现在所处的职务匹配。萨列里让霍夫曼先把这件事保密,不要说出去。

幸运的是,他说出去了。

两天后,心碎的萨列里去了皇帝的房间,准备例行的室内音乐演奏聚会。皇帝正在对着墙壁思考问题,还有其他三个人在场。其中一个人突然对皇帝说萨列里曾在几天前试图娶一位失去父母的女孩,但是那女孩的监护人实际上是他的竞争对手。

约瑟夫二世转向萨列里笑问:“这是真的吗?”

于是萨列里伤心的对皇帝讲述了自己的恋爱故事,约瑟夫觉得这事真是太有趣了!当他说出监护人不赞成的理由是,皇帝严肃的说:“那么,你必须耐心。”

第二天早上,萨里列被音乐总监叫了过去,他迅速的宣布:“恭喜!皇帝陛下提高了你的薪水!”萨列里感到震惊又高兴。加薪的条件是萨列里必须减轻其他宫廷音乐家的负担,承担起宫廷歌剧音乐家一职。萨列里冲进皇宫向皇帝道谢,皇帝之说:“再去问问监护人,让我知道他的答案。”

霍夫曼,当然,再也不敢反对了。1774年10月10日,安东尼奥和特蕾莎·萨列里结婚了!

 ——————————————————to be continued

这一部分算是半个过度吧?因为资料过多可能会看的有些无聊,不过因为音乐创作是萨老师一生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都补上了介绍。

下一次应该就是萨老师青年后半的故事,关于维也纳宫廷最年轻乐正的养成计划(不是)。也许会有莫扎特的正式登场——?

评论(25)
热度(517)
  1. 共4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谷一家 | Powered by LOFTER